十九岁,走了一回属于自己独特的“长征路”

作者:邹宇涵 时间:2019-08-15 点击数量:

(我的“长征路”)

明代儒学大家颜元曾言道:“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由此可见,无论古今,“实践”都是一个人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此次“探寻大美长江·服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以实践奠基,带领我领略了老师在课堂上无法言传的真实的“传媒行业”。由七月至八月,由微风凉意到烈日酷暑,看似短暂的十五天更像是一场漫漫征途。这半个月带给我的不仅是十五天的难忘经历、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还有过去未曾了解与涉足的视野,对于自我专业的进一步认知,与对于传媒事业的敬畏与忠诚。

一、难忘的十五天

(每天都在穿越落石滑坡的山路)

暑期实践活动这十五天,算是一年四季当中天公最为反复无常的十五天。然而,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倾盆大雨都没能阻挡我们的脚步。虽有车为我们代步,但却还是有很多山路需要我们步行上阵。踩着泥泞的山路,沿着涛涛不绝的长江,凭着新传人那份信念感与使命感,我们深入长寿、涪陵、丰都、石柱、忠县、万州、开州、云阳、奉节、巫山十个区县开展调研工作。一路上,虽有艰辛,却不见一人喊累,足以见得属于我们实践团的团队凝聚力。

于我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不怕难、不怕苦”的信念感培育的过程,更是一次展现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的一次可贵的机会。

在出发前,我还是一个摄影机器实操技能较弱的学生。虽然在专业课上我也操作过索尼PXW-Z150,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且一台机子一个组合用,所以本人对于机器的掌握熟练度并不高。通过此次活动,我承担了一组部分的摄像,从而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机器的各个冷门部件的使用方法,加强了对索尼PXW-Z150的熟练度。另外,作为一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视频新闻的输出也是我们负责的。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也了解了新闻视频制作的相关流程与技术需要,大大提高了自身对于剪辑软件的熟练程度。

此次活动中,我的画面构图能力与艺术审美感觉也提升了不少。无论是新闻视频素材的拍摄,还是后期的制作剪辑,都有了一个大概的流程与思路,剪辑逻辑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混乱,为我日后的专业学习也助力良多。 

二、学会了多角度去观察

然而,作为新传人,并非只有专业技巧与熟练度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方面,最为重要的还是多方面探究问题的角度,与不带个人情感立体分析问题的态度。

1、探究乡村问题,从村民出发。

(在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采访贫困户)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村民便是乡村问题的根本。只有人幸福了,才能让乡村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涪陵县的岚马村里,有一个有趣的查婆婆,她靠在橘林里捡落地果,捡出了一个空调来。她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家里的空调和冰箱都是这两年捡这些不起眼的“小果子”帮她挣来的。查婆婆家里的大多家具家电在时光的飞逝中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而那靠她“捡”出来的空调为有些简陋和杂乱的房间带来了一抹亮色,十分的显眼。而这份显眼不仅仅存在查婆婆的家里,还存在查婆婆的脸上。她笑得很是幸福,能感受她骨子里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长寿区江南街道天星村的贫困户王永培家的危房是政府改造的,给他经济上的补贴,还会给他小鸡仔让他养殖去卖点小钱。王永培村民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一直洋溢着满足的微笑,这就是政府脱贫攻坚落到实处给村民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然而,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不得不引得生活在城市中,享受更好物质条件的我们的深思。当查婆婆在为买空调捡果子度过夏天的同时,我们还在为早冬的一点凉意早早的开起了暖气;当王永培在为卖掉小鸡仔赚钱养家的同时,我们有些人还在为吃蛋白却不想吃蛋黄的问题闹别扭。

在贫富差距过大的今天,总有人为以上情况找出“起点不同,终点不一”的借口。当父母面对我们的浪费行为讲出“非洲小朋友还没水喝”之类大相径庭的贫困例子时,我们却嗤之以鼻,感叹老一辈的迂腐。然,这些类似的情况却真真实实地存在在我们身边,且并不遥远。

2、探究乡村问题,从基层干部出发

(涪陵区岚马村党支部书记李刚)

基层干部是百姓与政府部门沟通的重要桥梁,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关键性环节。

李渡街道岚马村党支部书记李刚说,为了强化扶贫帮扶,实现户户增收,该村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扶贫帮扶力度,他们不放弃任何一户村民,并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了扶贫档案和产业帮扶措施,支部每月对每个帮扶户进行至少一次上门走访,并组织了30多名党员联系群众结对子活动。

其中6社“四不沾边”空巢老人文某某,一个儿子服刑,儿媳重残,另一个儿子落户成都,生活拮据,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方式将老人纳入帮扶对象,为其整修了房屋。4社村民刘某某,老两口长期患病,儿子患直肠癌,儿媳妇丧失劳动力,一家人生活极度贫困,村里经商议按规定为其儿子儿媳办理低保,又用村集体资金为其改造整修房屋。截至2017年底,35户建卡贫困户已稳定脱贫33户。

这样的“工作业绩”无疑是出色的,然而,这样光辉业绩的背后,却是基层干部的血泪与付出。

李刚说:“任何一个东西的改变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就是累就是艰辛,就是付出就是奉献,最后达到了成功的”。

然而,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奉献与付出却还是得不到全部人的认可。还是有村民时而因为一些可大可小的事跑到信访部门上访;还是有村民因为自身的不幸而埋怨基层干部的不公;还是有村民在整个村的发展状态下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事实上,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上有组织的指示,下有民众的需求。他们花了最大的力气,做着最为落到实处的事,却依旧得不到应有的宽容。这样的社会境况,一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三、体会了新闻传媒事业是用热血与忠诚捍卫出来的

此次“探寻大美长江,服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收获颇多,但最直观的感受却只有一个——累。这份“累”我们只经历了十五天,而那些奋战在前线的传媒工作者却是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

(在万州区大周镇采访)

1、体力“累”

此次活动我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传媒工作者需要的体力储备是非常大的。光就摄影人员来说,对于一般人而言,长时间的跋山涉水已经足以耗光体力,而摄像人员还需要带上重量不轻的设备,包括摄像机和脚架,跟上整个团队的节奏。这是相当不易的。

2、精力“累”

摄像人员一般需要跑在队伍的最前面,才能抓拍真正有意思的瞬间。对于平常人来讲,自己看到便是看到了,但对于摄像人员而言,要自己的镜头看见,才算是真正的看见。因此,摄像人员对于每次任务都需要百分之百的投入与热情,就算疲累也不能展现疲态,用自己的激情带动团队走向胜利。

3、脑力“累”

作为一个视频组的成员,我们负责新闻视频的输出。故而,足够的脑力,缜密的逻辑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拍摄完成后,我们要连夜赶制出新闻视频,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然而,一段好的新闻视频,需要剪辑人强大的逻辑与客观的立场才能呈现在大众面前。每一则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都需要推敲,每一个视频的字幕与标题都需要再三的检查审阅才能发出。故而,脑力的输出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4、人力“累”

一段新闻的呈现并非一人之力,靠的是团队的协作与配合。从写稿的新闻同学,到审批修改的老师;从拍照到摄影同学,到负责后期剪辑的摄像;从前线与后台的对接,到公众号正式发出推送新闻;每一个分工都是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而成就这些关键的,正是一个个老师与同学们。

对比起远赴香港的环球网记者付国豪,我们还有些许距离,但事实上,每个传媒工作者都在经历着那份艰辛。这十五天让我知晓了传媒行业背后的苦累,在那个光鲜亮丽的摄像头背后,是每个传媒工作者对真相的捍卫与坚守。而这份苦累却幻化为动力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结语

终于,在我人生的第十九个年头里,我不再苦苦沉浸于那份不属于我这个年龄的平衡感,带着那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与热血,走了一回属于自己独特的“长征路”。在这条路上,有学校的支持,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而某些消极的自我认知也在这条路上被刷新。被刷新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看法,还有对身边事物的看法,对社会矛盾的看法,对未来的看法。原来,以小见大并非难事,只要睁大眼睛,便能发现更多不一样的新东西。

此次“探寻大美长江·服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仅仅待在校园里头真的会变得一叶障目,成为一个井底之蛙。往外头走走,出去看看,无论是对于传媒人还是对于大学生都是极其深刻且富有意义的。我们不能仅仅蜷缩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感受父母老师给予的这份舒适感,还是要走四海,瞧八荒,如此,才能在人生美好的年纪变成更加美好坚强的人。

(巫山县双龙镇采访小组合影)

关闭